來源:貴陽正宇鐵路醫(yī)院
在神經癥病人中有這樣一種人,在他們的頭腦里,不由自主地、反復不中斷地出現某些動機、幻象、情緒、沖動、意圖。這些癥狀擾亂了他們正常的思想進程和情緒活動,或使他們不甘心地做某些動作。也就是說,這些病狀是強行侵入病人的精神活動中,逼迫病人接受的,為此被稱為“逼迫癥”。病人固然明知它們是一種不正常的病態(tài)表現,并極力抵制,但終歸難以驅除或擺脫。他們懼怕會影響自己的壽命,擔心自己活不長,實在不用過于擔心,逼迫癥不會影響壽命。
得了逼迫癥的病人,有的腦海中反復不中斷地出現某一件往事、某一句話、某一段歌曲(逼迫回想);有的對缺少實際意義的題目或平常雜事無休無止地思考(逼迫性窮思竭慮);有的對業(yè)已完成的事情總也放心不下,疑慮不安(逼迫懷疑);有的在想到、看到、聽到一個詞時,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另外一個詞或觀念,乃至產生與原來相對峙的詞或觀念(逼迫聯想及逼迫性對峙觀念);有的表現出對某些事物分歧情理的擔心、討厭等情緒反應,明知沒必要要如此,卻沒法克服(逼迫情緒);有的反復體驗內心里背背自己意愿的沖動,如走到高處則產生往下跳的沖動(逼迫意向)。
為了減輕逼迫觀念和情緒引發(fā)的焦慮,病人會做出某些逼迫行動,比如反復不中斷地洗手,不可克制地檢查、計數。有的病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對稱,要遵守固定不變的儀式順序,比如,出門時一定要左腳先邁出家門,回家后脫下的鞋一定要頭朝東(逼迫性儀式動作)。這些儀式程序對他們來講常常意味著兇吉禍福和能逢兇化吉等意義。病人明知這樣做很可笑,卻不做又不行,否則焦慮不安??墒?,做了以后固然緊張焦慮消除,卻浪費了大量寶貴時間。
大部份逼迫癥病人在病發(fā)之前有性情上的缺點。他們過分拘束,做事猶豫未定,缺少果中斷力及創(chuàng)新精神,常常過分留意細節(jié),力求十全十美。在處理事物時,常常有不安全感、不確切感、不完善感。當處境困難或碰到挫折時,就有可能引發(fā)出逼迫癥狀。
情緒:逼迫癥不會影響壽命門診時間:
24小時健康熱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