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貴陽正宇鐵路醫(yī)院
抑郁癥嚴重威脅了我們的心理健康,抑郁癥這種不正常心理現(xiàn)在很多也發(fā)生在了老年人的身上,為人子女一定要仔細觀察一下,看看有沒有這方面的現(xiàn)象,如果有的話,要趕快調解,這種病態(tài)心理對老人的身心是非常不利的,由于子女工作忙,很少有時間能和老人交流,老人就很容易患上這種病,如果一旦患上了抑郁病癥,怎樣治療呢,下面讓我們看看下面的禁忌。
一忌:缺乏耐心
臨床資料表明,輕型抑郁癥經(jīng)過科學合理治療,大約在2周左右可使情緒低落和乏力等表現(xiàn)得到較好改善,睡覺和食欲方面也有所改善,但并不意味著已基本“好了”,這只是一種初期治療結果。此時不可隨意停藥,否則會引起病情反反復復或使病情逐漸加重,增加日后治療難度。隨意停藥還可能引起停藥綜合征的發(fā)生,增加患者痛苦,對健康更為不利。有關專家指出,輕型抑郁癥的治療亦應當堅持在一年以上。
所以,患者要保持平穩(wěn)心態(tài),既不要過于悲觀失望又不要盲目樂觀,正確看待治療效果,具有信心和耐心以堅持長期科學合理治療。
二忌:單純依賴于藥
在抑郁癥的治療中,藥發(fā)揮著重要而積極的作用,是治療不可缺少的關鍵措施。但是患者決不可單純依靠藥而忽視生活和心理方面的調理。針對抑郁癥的治療措施應當是綜合性的,包括生活、心理和藥的共同作用,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。
生活具有規(guī)律性,按時作息、進餐,安排好運動、娛樂時間,避免整天呆在家中將自己“封閉”起來。調節(jié)心態(tài),使生活充滿情趣,既增強治病信心又提高生活質量。
三忌:對抗抑郁藥的顧慮過多
在一般人的潛意識中認為凡屬精神疾病用藥都有很大副作用,用多了會“傷害腦子”。因而有些老年人對抗抑郁藥使用也顧慮甚多,以為是輕型抑郁癥較好不用藥,要用也較好是偶爾用用,不可多用,更不可長期服藥。這是一種誤識。老年患者應當與醫(yī)生保持密切聯(lián)系,在醫(yī)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抗抑郁藥,堅持足夠療程。
老人呢,是社會的弱勢群體,年齡大了,退休了,很多老人感覺到自己沒用了。孩子們呢,又特別忙,很少回家,很少回家,就就又會讓老人覺得自己不受重視了,久而久之,這紅病態(tài)的心理就產(chǎn)生了。所以,多多關注老年人吧。
門診時間:
24小時健康熱線: